---致公党河南省委社服与发展委员会赴革命老区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年度工作规划,9月21--25日,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致公党河南省委社会服务与发展委员会部分骨干党员赴河南确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沟、桐柏革命老区、泌阳焦竹革命旧址、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盘龙山革命区等实地参观学习,切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
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是在豫南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诞生的,又是在国民党军队反复“清剿”的恶劣环境中发展的,虽工作艰苦,但始终保持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和本色,从7个人,3支枪,不断发展壮大。1938年初,根据中央指示,周恩来同志宣布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最终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300多人的抗日武装,开辟了以竹沟为中心的中原抗日革命根据地。
桐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22日,致公党员们首先来到了桐柏英雄纪念碑,碑身三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手迹、李先念书写的“桐柏英雄永垂不朽”以及“桐柏英雄纪念碑”。在这尊纪念碑下,所有党员冒雨向纪念碑鞠躬默哀、环绕瞻仰,深刻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精神的洗礼。
在桐柏革命纪念馆,该馆收集了桐柏老区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建设时期的有关资料、照片、实物等,分为“淮源星火”、“红旗漫卷”、“抗日烽烟”、“中原伟业”、“桐柏霞光”五个主展厅。在展厅里,党员们认真参观了革命烈士为谋取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感受到了桐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4日在重走长征路上,中共泌阳县委党史办主任郭晓勇介绍,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经过泌阳时多在野外住宿,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中共鄂豫边区地方革命武装给红二十五军以很大帮助,为使红军顺利穿过伏牛山区,胜利到达陕南,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红军政策和行动的感召下,泌阳大多数围寨的地主武装保持中立,使红军赢得了时间,顺利地摆脱了敌军的追堵。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播下的革命火种指导、鼓舞着泌阳人民继续革命。
红色鄂豫边,伟业照千秋。参观学习期间,郭晓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新时代”为题,为大家详实地介绍了鄂豫边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用大量史实资料,生动再现了饱经风雨沧桑的战斗历程。
活动期间,党员们还就《切实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脱贫攻坚》、《整合老区资源、拓展农家旅游经济联合发展》等课题给当地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督促落实。
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鄂豫边人民展现出的革命到底的斗争精神,将永远绽放夺目的光芒,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前行。大家表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履职尽责,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三好”的总要求,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