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站内搜索:

搜索

省委要闻

更多>>

致公党河南省委会组织医疗专家赴七星关区开展“致福医疗·中医联盟”医卫帮扶活动
司富春会见哥斯达黎加中医大学校长丹尼尔·苏克·奥弗霍夫一行
致公党河南省委会2023年参政议政培训班开班
司富春主委率队到郑州荥阳健康园区调研助力招商引资
司富春出席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举办的“功夫王中王”比赛活动

豫致文苑

更多>>

猎人的村庄

Copyright © 2015 中国致公党河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金水区邢庄北街6号   联系电话:18339919072   邮箱:
zgdhnxc@126.com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豫ICP备18018554号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
>
>
关于进一步做好社服工作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做好社服工作的思考

作者:
来源:
2017/09/06 15:18
浏览量

  ---河南致公“二、四、六”社服工作思路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应该创新工作模式,围绕着国家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推动民主党派更好地参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展示民主党派成员风采,结合近期河南致公社会服务工作,归纳总结出“二.四.六”社服工作模式:

  一、围绕“两个中心”做好社服工作发展规划

  河南致公的社会服务工作,紧紧围绕致公党中央社服工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有关民主党派中心工作,结合《中国致公党社会服务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内容》,根据河南致公实际,找准社服处工作定位,认真谋划,就社服队伍建设、社服激励考核制度建设和社服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做出“一.三.五”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做为社服工作的行动纲领,指导未来3至5年全省社服工作发展。

  二、以“四项建设”为抓手,健全社服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落实社服工作“一.三.五”发展规划,坚持目标导向,使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完善,分阶段实现工作目标,我们坚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做好社会服务队伍建设,重点做好致公党组织中社会服务骨干队伍工作,要求各级组织中必须有明确的社服负责人、有明确骨干队员,明确一名专人社服信息统计员;细化人才专业分工,完善致公党员社服人才数据库,以便更专业,更准确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升社服工作水平,达到发现人才,培养和锻炼人才的目的。

  二是做好“激励考评机制建设”,社会服务骨干多是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行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其本职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我们必须在制度设计上肯定和鼓励这些热心党派事业,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奉献智慧,奉献爱心的行为得到组织的认可,得到更多优先推荐外出培训、调研、评优评先、组织安排和政治安排的机会,同时将组织管理,支部社会服务工作制度建设,统计与宣传报道,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创建社服品牌等工作吸纳到激励考评制度中,完善社服激励考评百分制体系,真正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效果。

  三是做好“社服品牌建设”,以“致福中原”为引领,掀起“社服品牌建设”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7.26”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到:抓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辨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一种方法,社会服务亦是如此。我们围绕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医疗帮扶、关注留守儿童、送教下乡、情暖侨心等方面,广泛动员,及时召开品牌座谈会、培训班、研讨会、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企业家党员、认真听取党员的想法、归纳分析,把他们的举措,思想进行引导、孵化、培养,使其从理念上上升到一个社服品牌;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办了“致福公益银行”、“致公智农众创空间”、“致公情-双百普法公益微电影捐赠”、“致公蓝海扶贫计划”等七个社服品牌,在保持现有品牌良好运转的基础上,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创更多更优的社服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有力的促进了队伍建设,完善和发展了激励考评制度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四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为了让致公党中央领导,中共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广大致公党员能及时地了解河南致公社服情况与社服成果,我们创办了《河南致公社服专讯》季刊,准时编印,报送给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寄发给全省各级组织,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致公党中央网站、简报期刊、专刊等党内媒体,适时宣传报道河南致公社服活动和工作动态,并在新媒体上进行转载,扩大致公党的社会影响。

  三、做好“四项建设”达到以下六个效果

  河南致公社服工作,围绕两个中心,认真编制“一.三.五”发展规划,四项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完善,达到以下六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锻炼人才,通过“四项建设”我们发现了一批专业知识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热心致公事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出色的骨干队伍,这部分人员在整个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为全省的组织建设和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

  二是通过“四项建设”发现和总结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深入调研,认真听取脱贫一线人员情况反映,走访群众,针对性的提出了“脱贫攻坚拔寨阶段应认真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建议,得到了致公党中央和河南省政协的同时采纳。

  三是全面提升参与人员的履职能力,通过“四项建设”活动,让参与党员更好的了解国情、世情、社情和民情,了解我国的协商民主政治制度,通过参与活动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提升学员认识水平和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整体履职能力。

  四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四项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致公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致公党员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宣传社会服务活动中涌现的致公党员的先进事迹,展示党员的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增强了党派成员的使命感、荣誉感,提升了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充分体现了基层组织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五是扩大了致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不仅体现了执政党的工作方向,更体现了致公党做为参政党积极投入社会经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验证执政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性,合理引导公民的正确行为,社会群众在接受和见证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了致公情怀,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热情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从而提升致公党整体社会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致公党组织。

  六是践行和丰富了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参与更多的社会服务,全面提升了致公党组织的履职水平,在社会服务活动中,关心和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把群众的需求形成参政议政成果,协商在高层领导的决策之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完善和丰富了协商民主制度内涵,达到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目的。